中原大战(1930年爆发的军阀混战)
一大波恐怖故事来袭!鬼故事短篇超吓人

民间鬼故事 - 中原大战(1930年爆发的军阀混战)

2023-01-19 13:26:40 阅读 :

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蒋中正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或蒋冯阎李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战争由中国国民党内北伐后失势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汪精卫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亲国民党军人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发起,意图夺权挑战南京国民政府。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名称

中原大战

地点

河南、山东、湖南

结果

蒋介石胜利

伤亡情况

蒋军95,000以上,反蒋军200,000以上

主要指挥官

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

时间

1930年5月—11月4日

相关人物

张学良

概述

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4月至11月,蒋介石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湖南等省进行的大规模新军阀混战,又称中原大战。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此后反蒋势力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介石一决胜负的形式与实力,从1930年底开始,蒋便以重兵向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发动进攻。

“中原大战”历时7个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这期间,地方军阀混战也连续不断,如云南的唐(继尧)龙(云)之战,贵州的王(家烈)毛(光翔)之战,四川的二刘(刘湘、刘文辉)之战,山东的韩(复榘)刘(珍年)之战等。[1]

合作与分裂

在一九二七年宁、汉分裂的时候,冯玉祥与蒋介石在徐州会议,表示与蒋介石合作,这就给了蒋介石很大的支持。这年八月,蒋因内部矛盾,曾经一度下野东渡日本,冯玉祥除分电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促蒋复职外,并约同阎锡山联名电蒋请其主持北伐大计。蒋回国复职后,深感进一步拉冯的必要,在他一次到开封与冯会晤的时候,和冯结拜为换谱弟兄。在北伐战争后一个阶段,蒋和冯在郑州、柳河、新乡、党家庄等处数度晤面,并且每次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

在当时,蒋、冯都拥有雄厚的兵力,在蒋看来,冯对他的拥戴,不但在军事上增加了声势,更为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提高了他的威望。在冯看来,蒋介石既有中央政府的凭借,只要与蒋靠拢,则一切困难和问题就会得到他的帮助。所以在这段时期内,蒋、冯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的关系。在北伐军事结束以后,冯为了表达对蒋拥戴之诚,甚至要在郑州为蒋铸造铜象(经左右劝阻未果)。蒋对冯也是推崇备至,蒋的代言人吴稚晖有一次给冯的电报中,誉冯为“一柱擎天,唯公有焉”。

他们这种相互利用的结合,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最后终于走向分裂。分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地盘的问题。在北伐战争最后阶段,冯派鹿钟麟指挥韩复榘等部战胜奉军,进兵河北,直取平津。因鹿和韩都是河北人,他们都抱着打回老家、取得地盘的迫切要求。冯以长期局促于西北瘠苦之区,更是早就有了向外发展的打算。他还曾对人说过:“我们连个海口也没有,向国外购买一些军事装备,真是太不方便。”虽然这时蒋介石已将山东省的地盘许冯,但胶东和济南都在日军占领控制之下,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省分,远非河北、平、津可比。

当时冯认为他的军队在河北打退奉军付出的代价最大,论功行赏,应该把河北、平、津分配到自己名下。不料在一九二八年五月间蒋介石到石家庄与阎锡山会面之后,却使冯的希望落了空。阎对蒋说:“请你翻开历史看看,哪个人没有吃过冯的亏?”这句话正好触动了蒋的心事。他们经过计议之后,蒋便秘密决定把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的地盘都分配给阎。后来蒋为了对冯敷衍,把北平市长一职给了冯的部属何其巩,但是北平警备司令张荫梧和北平市公安局长赵以宽都是阎的人,实际上统治北平市的人却是兼任平津卫戍总司令的阎锡山。在河北省和平、津两市地盘分配问题尚未揭开之前,蒋还征求过冯的意见。

冯对这类问题,向来不肯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正意图,唯恐别人说他是争权夺利。他表示一切以蒋的意旨为意旨,以示对蒋的尊重。蒋便趁势说出把河北、平、津交阎的主张。他的理由是:第二集团军拥有鲁、豫、陕、甘、宁、青六省,已不为少;第三集团军才不过冀、晋、察、绥四省,并不为多。况且平、津两地外交关系复杂,不易应付,万一发生意外,难保不造成第二个济南惨案。他认为冯性情刚直,不宜于外交折冲,故以交阎应付为宜。冯对蒋的话不便当面表示异议,问题就这样决定下来。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冯在新乡给部队讲话,提出“地盘要小,军队要少,工作要好”的口号,是说漂亮话,也是发牢骚,其实在这一问题上,冯的内心对蒋、阎是极为不满的。这是蒋、冯关系发生变化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军队的编遣问题。一九二八年七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在北平汤山会商东北问题和裁兵问题,冯在前往北平路过保定的时候,为了迎合蒋介石的心理,同时也为了收揽人心,发出一个歌(七月五日)电,提出了统一军权、收缩军队、减轻民困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在编遣会议正式开会之前,蒋介石提出了一个全国共编五十个师的指标(东北除外),要大家进行讨论。冯对军队的编遣,首先提出一个编遣准则,即:“强壮者编,老弱者遣;有枪者编,无枪者遣;有训练者编,无训练者遣;有革命功绩者编,无革命功绩者遣。”

他并根据这个准则提出一个方案,即:第一、第二集团军各编十二个师,第三、第四集团军各编八个师,其它不属于各集团军的军队共编八个师。原来他认为第二集团军兵员最多,素质最好,训练最精,战功最大,论道理应该多编几个师;可是他又考虑到,如果按照自己的编遣准则,第二集团军应编的人数就要占第一位,就要超过第一集团军,必然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而且会影响到与蒋合作的关系,所以他的方案是,把第一、二两集团军拉平,把阎、李的第三、四两集团军和其它杂军压低,以为这样就可以蒋、冯的团结为中心,控制其它方面,蒋对冯案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阎锡山看透了蒋的意图,便提出另一方案。

这个方案是: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各编十一个师,另设一个中央编遣区,亦为十一个师。不言而喻,这个中央编遣区,当然要由蒋介石掌握。这个方案,表面上是抬蒋压冯,而骨子里还有着离间蒋、冯关系的作用。蒋看到阎案于己有利,看不透阎要借着这一方案来拆散冯和他合作关系的阴谋,故授意何应钦积极支持阎案。李宗仁和白崇禧对此案亦表同意。在编遣会议正式开会之前,冯案受到多数的反对,而阎案遂得以通过。冯遭此打击,在正式开会时,即称病不再出席。而阎在这时便到处说冯的坏话,说他如何反复无常,如何不讲信义,使冯陷于孤立。

冯托病不出,召鹿钟麟到南京,拟令其代理军政部长,以便于借故离开南京。但因鹿是常务次长,不能代理部务,冯亦无如之何。蒋介石虽明知冯是托病,但也曾两度偕宋美龄亲往探视慰问,以示关切。还有一次,冯正在和部属谈话,忽报孔祥熙来访,冯立即卧床蒙被,呻吟不止。当时外边很多人都说冯患的是“心病”。

冯这次在南京,本想与蒋能有进一步的结合,以便在国民政府占一个重要的地位,同时在蒋的支持下保持自己的强大实力,以形成内外呼应之势。不料在编遣会议上遭到失败,使他看清了不可能再和蒋介石合作下去,于是在一九二九年二月五日以养病为借口离开南京,前往豫北辉县之百泉村。这是蒋、冯分裂公开化的表现。

历史背景

蒋为建立专制独裁统治,继1929年全国编遣会议后,又利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排斥异己,扩充嫡系,引起阎、冯、李等人的不满。1930年2月阎通电要蒋下野。3月15日,原第2、第3、第4集团军50余名将领联名通电讨蒋,并推举阎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李和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刘骥为总参谋长。

4月1日,阎、冯、李分别通电就职,张则保持沉默。接着,阎、冯、李、石(友三)、樊(钟秀)等部共约60万人组成5个方面军,分别集结于许昌、郑州、新乡、顺德(今河北邢台)、衡水、归德(今河南商丘)、全县(今广西全州)等地,企图在河南境内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沿线取攻势防御,在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沿线和湖南取攻势,得手后与蒋军决战,彻底消灭蒋军,推翻南京政府。

蒋介石对这场战争早有准备,先后调集约70万人组成4个军团和4个路军,分别集结于禹城、徐州、砀山、宿县(今宿州)、漯河、武汉、萍乡、衡阳、广州等地,企图以一部兵力于津浦铁路沿线先取守势,集中主力于陇海、平汉铁路沿线,先发制人,夺取联系各战场的交通战略要地归德、许昌,与阎、冯军主力决战;以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指挥的部队围歼李军。4月5日,蒋下达讨阎令。

战前骂战

中原大战造成的难民

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桂系的临时团结转化为激烈的内部斗争。1929年的中国,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炮声不断,神州大地,战云蔽日,硝烟弥漫。其中打着“护党救国军”旗号的就有李宗仁﹑张发奎、俞作柏、唐生智、石友三等部,先后发动了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战争。然而这些人却都被蒋介石一个一个的击败,只有善于投机的阎锡山的晋绥军没有遭到打击,但是阎锡山知道,总有一天,蒋介石也会向自己开战。

1930年的元旦,蒋介石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以气节廉耻为立国之本》的文章,大骂反对者“以投机取巧为智,以叛乱反复为勇,气节堕地,廉耻道丧”,杀气腾腾的教训反蒋派,使督师河南的阎锡山心有余悸。1月13日,前往郑州参加军事会议并准备履行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就职仪式的阎锡山在得知蒋介石命令河南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逮捕自己的密令后,连夜逃回山西太原,并决定倒蒋!

反蒋通电

1930年1月16日,阎锡山回太原后不久,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吴铁城奉蒋介石之命赶到太原,请阎锡山补行国民党军副总司令就职仪式。1月22日,阎锡山在就职仪式上发表公开演说,提出要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武力政策,并公开指责蒋介石是引发内战的根源。2月10日,阎锡山发出反蒋通电,集历年来反蒋言论之大成,条条例举蒋介石专制独裁的证据和实行物理政策发起内战的罪恶,质问蒋介石:用人不当,腐化堕落,无怪乎干戈不止,天下大乱。不但不闭门思过,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味戡乱,卒使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戡乱不如止乱,不止乱而一味戡乱,国内纷乱,将无已时。为民国和平统一计,礼让为国,请蒋下野。

蒋介石看后气得暴跳如雷,找来民国元老吴稚晖,要他连夜写出一篇攻击阎锡山的文章,第二天就发表在《中央日报》上,文中针锋相对的指责阎锡山:不学无术,靠投机转营捞取资本,奸诈成性,善变无信。如今为了独霸中国,又造谣中伤,蛊惑人心。企图兴兵作乱,祸国殃民,以图其野心得逞。

中原大战

4月1日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宣誓讨蒋,中原大战爆发在即。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就任副总司令,3人分别在太原、潼关、桂平宣誓就职。冯玉祥在就职宣言中指斥蒋介石为国家动乱不安的祸根,历数了蒋介石践踏民主,弄权卖国的种种恶端,并发誓要为国家除此祸害。

宣言称:“近月以来,陕甘两省,大股土匪,到处焚掠,凡经被掠之人,周身悉现铁烙。迨军队拘获匪首,其身边皆带有委任状,乃煌煌全国主席蒋中正所颁发,至有数十路之多。”阎锡山就职通电称:“将统率各军,陈师中原,以救党国。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全国必有而讨伐之,今有挟党部以作威福者,全国人亦必起而讨伐之。”

冯玉祥见阎锡山挨了骂,便立即出面助阵,套用《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痛骂吴稚晖:假如有人骂先生: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不惜以党国元老为独夫作奴才,死后有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先生将何以自解?吴稚晖听了此话,虽没像王朗那样被骂死,但也气馁起来,不在赤膊上阵了。蒋介石大怒,又让立法、行政、司法三院院长胡汉民、谭延铠、王宠惠联合通报骂阎。正当双方骂得激烈时,阎锡山突然笔锋一改,分别向蒋介石、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党部发电称:以衰病之躯,久思退体,重以主张未蒙维纳,自应辞去本兼各职,以遂初衷。……酷爱和平为锡山之素志,年来苦衷,有不忍与国人言者。此次主张国事,原为止乱,既不能荷蒙鉴察,何忍因止乱而起乱?锡山即行出洋,以明初志。

收到这份电报的蒋介石不禁愕然,还在发愣的时候,阎锡山又提出为了停止内战,贯彻国民党“和平统一”的政策,他愿意和蒋介石同时下野。被阎锡山打得措手不及的蒋介石仓促应战,情急之下在电文中冒出了杀气腾腾的话:国有纲纪,党有纪律,个人进退,绝无自由。我本人在党国命令之下,须用武力以戡乱,下野无异为反动者解除武装,阻止本党革命。接到电文的阎锡山心中暗喜,拿着这纸电文大肆宣传:请国人看看蒋介石武力独裁的真面目。

随后,阎锡山领衔与冯玉祥、李宗仁等45名军界要人共同发出通电。要求由全体党员总投票以决定“党统”问题。政界以汪精卫为首的一批政客立即响应,提出解决党务纠纷,与此同时,阎锡山把他进驻河南的晋绥军主力一部开入了鲁西地区。为此,胡汉民、谭延铠、王宠惠等人连忙去电:望速撤入侵山东西部之军队,停止一切不详之举动。怒不可遏的蒋介石也通电阎锡山:结束无益之辩论,停止不详之举动,悬崖勒马,维持和平。阎锡山见既然蒋介石已发出结束辩论的通电,便发出宣言:本人以为引退心安,以后不再言国是,既不见谅,尚何多言。

反蒋同盟

蒋冯阎中原大战

阎锡山联络反蒋失败的冯玉祥﹑桂系李宗仁等组织反蒋同盟。阎的反蒋号召,得到了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国民党改组派,以及邹鲁﹑谢持为首的西山会议派和冯玉祥﹑李宗仁等反蒋政治派别与军事集团的响应和支持。3月14日﹑15日,鹿钟麟等五十七人通电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4月1日,阎﹑冯﹑李宣誓就职。

阎在石家庄设立总司令部,自兼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由河北向山东进兵﹔以李宗仁为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由广西向湖南进兵﹔鹿钟麟为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由陕西向河南进兵﹔石友三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由鲁西南会攻济南﹔并内定张学良﹑刘文辉﹑何键﹑樊钟秀为五﹑六﹑七﹑八方面军总司令。5日,蒋介石撤免阎锡山本兼各职。12日,任韩复榘为第一军团总指挥,在鲁西阻阎军南下﹔刘峙为第二军团总指挥,由徐州沿陇海铁路西进﹔何成浚为第三集团军总指挥,在河南许昌以南地区牵制冯军,陈调元为总预备兵团总指挥。5月1日在南京誓师,11日下达总攻击令,战争正式爆发。

主要战场

平汉路战场

蒋冯阎中原大战

冯玉祥军(第2方面军共6个路军)约30万人,3月开始出荆紫关、潼关向河南进军,4月底进至鲁山、临颍、禹县、郑州等地,拟先以一部兵力协同驻许昌的第8方面军9个师组织防御,尔后向武汉发动攻势。蒋介石为解除平汉路冯军的威胁,令第3军团13个师组成左中右三路,于5月11~20日,分别从淮阳、南阳、确山等地,由东、西和正面北攻新郑、许昌、鲁山失利,双方形成对峙。5月下旬至6月4日,第3军团在飞机配合下,不断猛攻许昌,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被炸死,其守城部队出现慌乱。

冯玉祥及时调整部署,增派兵力,指挥第4、第5、第6路军和第8方面军,从正面和两翼向第3军团实施反击,战至12日,第3军团向豫南溃退,冯军跟踪追至郾城、漯河。此时,陇海路战场的阎、冯军受到蒋军猛烈攻击,冯有后顾之忧,遂停止平汉路的攻势,双方转入对峙。

湖南战场

5月中旬,李宗仁指挥第1方面军(又称桂张联军)共13个师3万余人,由广西全县北指武汉。5月27日,攻占衡阳;蒋军第4路军北撤长沙。当天,蒋令第8路军3个师由粤、桂北上,断李军退路。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整部署,以第13师固守岳阳,以3个团入湘支援第4路军,以第6路军等编为3个梯团置于武汉近郊和萍乡,阻李军北进。6月4~8日,李军攻占长沙、岳阳,进至湖北蒲圻县的赵李桥后,由于平汉路冯军停止向武汉进攻,更主要是因蒋军第8路军9日占领衡阳,退路被切断,腹背受敌,遂向长沙撤退。蒋军第4路军和部分海军乘机进攻长沙。15日李军向醴陵、攸县、浏阳撤退。29日~7月1日,为夺回衡阳与第8路军进行激战,因伤亡惨重败回全州。

陇海路战场

为夺取战略要地归德,蒋军第2军团12个师,于5月12日开始由山东曹县向归德阎军发起攻击,至19日占领归德、亳县(今安徽亳州)。阎军第6路军3个师投蒋。第5路军撤退至河南柘城。20~24日,第2军团继续西进,攻占了宁陵、民权、睢县等地。此时,冯玉祥指挥所部第1路军至第4路军和阎军约9个师的兵力,由正面和两翼突然实施反击,击敌侧背,迂回敌后,从而打破了蒋军的攻势。蒋军败退定陶、曹县、归德。6~7月,两军以宁陵地区为中心展开拉锯战。

8月4日起,因津浦路的阎军受到蒋军重兵压迫,冯应阎锡山要求,指挥所部及第4方面军一部向徐州侧击。蒋军以7个师于兰封(今河南兰考)、太康、柘城、归德间组织防御。冯军以近战、夜战、迂回、渗透等战法实施攻击,蒋军顽强抗击,争夺激烈。蒋军虽伤亡惨重,飞机被毁十余架,但冯军攻势未达预期目的,22日后双方形成对峙。

津浦路战场

5月7~26日,石友三指挥第4方面军4万余人由河南新乡东渡黄河,占领考城(今堌阳)、东明(属山东),企图协同第3方面军攻取济南、徐州。蒋军第1军团和预备军团各一部,分由济宁、曹县夺占考城、东明。第4方面军适时反击得手,再次控制该地,为第3方面军开进创造了条件。27日,阎锡山指挥第3方面军约20万人,以第1、第3路军等由河北馆陶,以第2、第4路军及总预备队沿津浦铁路正面,分向山东东阿(今东阿镇)、齐河(今旧齐河)进击,准备合击济南。蒋军第1军团、预备军团大部撤退济南等地,一部于6月3日被驱往黄河南岸。阎军行动迟缓,至25日,其第2、第4路军等始占领济南。

蒋军第1军团、预备军团分别向胶东、鲁南撤退。阎军分途追击。27日至7月上旬,阎军第1、第3路军、总预备队攻占泰安、曲阜,并一度攻击兖州。至7月下旬,津浦路战场的主动权在阎军一方。但阎为保存实力,停止进攻,撤退至宁阳、新泰一线转入防守;第4方面军又消极避战,失去了会师徐州的战机。此时,蒋军已击败入湘的桂张联军,平汉、陇海路战场又处于相持状态,蒋遂从湖南、平汉、陇海路战场抽调兵力,组成左中右三路向津浦路的阎军发动反攻。阎军节节败退,至8月4日,蒋军攻占新泰、宁阳、汶上等地。11日攻击泰安,双方激战五昼夜,阎军伤亡惨重而败退。15日蒋军占领济南。阎军余部由山东向河北撤退,蒋军跟踪追击,占领德州后停止前进。

战争结局

津浦路战场阎军失济南,使战局迅速向有利于蒋军方面转化。8月底蒋军调整部署,集中兵力于平汉、陇海路战场。9月初开始进攻冯军。此时,冯军部分将领被蒋军拉拢收买,士兵因生活苦斗志低落;陇海路的阎军也向河北撤退。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入关2个军,随即占领平、津和石家庄,阎军退回山西,致使平汉、陇海路的冯军处境孤立,在蒋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至10月底,蒋军先后占领河南临颍、许昌、洛阳、开封、郑州、新郑,继而占领陕西潼关、西安。

冯军第2、第3路军投蒋,残部退入晋东南等地。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部队由张学良出面收编。此战反蒋军各派由于各怀异志,保存实力,缺乏统一组织指挥而被击败。混战使双方官兵共伤亡30余万人,也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主要阶段

蒋冯阎中原大战

这场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蒋军虽攻占河南归德(今商丘)等地,但总的形势不利。归德旋为冯军收复,长沙﹑济南先后被桂军和阎军占领,蒋军撤守鲁西南和豫南漯河地区。7月至9月中旬为第二阶段。反蒋各派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宣布成立以阎锡山为主席,阎锡山﹑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等七人为委员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但由于其内部各派军阀各怀鬼胎,尤其是阎锡山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反蒋军的主力——冯玉祥的西北军很多将领的不满,在蒋军的反攻下,战局每况愈下,7月4日,桂军退守广西,8月14日,阎军放弃济南。

冯玉祥的“八月攻势”也遭到失败。蒋军在两湖﹑津浦﹑陇海﹑平汉各战场取得全面胜利。持观望态度的张学良9月18日通电拥蒋后为第三阶段。张率东北军入关占领平﹑津﹑河北,反蒋联军迅速瓦解,扩大会议迁至太原举行,不久即风流云散。11月4日阎﹑冯通电下野,取消太原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所属军队被张学良﹑蒋介石改编。

战争影响

频繁的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了痛苦和灾难。蒋介石排除了异己,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劳民伤财的新军阀内战严重损耗了国力,战争结束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本来准备剿共的国军亦多数被调出,让红军有了喘息发展的机会。

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三个军阀爆发了“中原大战”。红军利用这个时机,巩固并扩大了根据地。[2]

中原大战的结果虽然以代表中央的蒋介石胜出,但是他所倚仗的各种手法,包括以职位、金钱、美女收买对手部下,拉拢一派打击另一派,虽然一时有效,但其实都无助增加国民党内派别间的团结。日后的西安事变,以至抗战胜利后国共战争国民政府军的溃败,在某程度上都是国民党这种危机的再现。

评价

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此后反蒋势力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介石一决胜负的形式与实力,从1930年底开始,蒋便以重兵向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发动进攻。

本文标题:中原大战(1930年爆发的军阀混战) - 民间鬼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kb54.com/minjianguigushi/11166.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